注意!这150个互联网项目都跟境外电诈集团有关,参与一个就可能倾家荡产,请及时远离!
近期,缅甸、柬埔寨严厉打击电信诈骗园区的消息,让人拍手称快。
柬埔寨在22天内清剿45处电诈窝点,逮捕2270名外籍嫌犯;
缅军引爆KK园区藏匿诈骗人员的建筑,现场火花四溅,传出巨响,上千人跳河出逃......

这些新闻背后,暴露出一个横跨多国的庞大电诈网络。它们像精心设计的狩猎场,精准锁定不同人群的心理弱点,布下一个个让人难以察觉的骗局。
这些骗局如病毒般蔓延,穿越国界,侵入不同人群的生活。
你以为的“国家项目”“虚拟货币投资”“高回报理财平台”.....很可能都出自这里。
在诈骗工厂的流水线上,每个年龄层都被量身定制了专属剧本。
今天这篇文章,就带你拆穿诈骗集团针对不同年龄层设下的陷阱。看完请一定转发给身边的人,尤其是“相亲相爱一家人”群,大家一起筑牢防骗墙!(文末有官方公布的60种诈骗套路拆解,一定要看,中一个可能就倾家荡产)
一、针对老年人:虚假App+心理操控
近年来,越来越多打着“国家项目”“投资理财平台”“正规企业”旗号的虚假APP,悄悄盯上老年人。
这些App名字听起来非常“高大上”,例如“中国梦”“共富工程”“碳达峰圆梦钱包”“国能”等。还常常冒用官方、国企、基金会的名义,号称投资就能拿到高额回报。
↓以下这上百个项目,都是打着各种官方名义的涉诈APP,看到一定及时远离!



曾有帽子叔叔指出,诈骗分子制作这些软件的成本极低,能够实现批量化生产,分摊到每个的成本只要10多元。有时一个软件就骗一两个人,被发现后,只用几分钟就能让软件“改头换面”重新上线。也有一些项目,被官方曝光后,也会换个名字重新上线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骗子在诈骗过程中,还会使用“煤气灯效应”等心理操控手段,一步步瓦解老人的判断力。老人在虚假App上提现失败后,骗子会告诉老人卡号输入错误,通过操纵软件后台把老人输入的号码偷偷更改。
也会构建“温情”群聊进行洗脑,把老人拉入所谓的“项目群”或“培训群”,在群内,骗子扮演“老师”“官方人员”进行指导,也有托儿吹捧,形成一种扭曲的“互助学习”的氛围,极具迷惑性。
二、针对中青年:“杀猪盘”+虚假投资
“杀猪盘”骗局已形成完整产业链。
骗徒在社交平台、约会软件上以“高富帅”或“白富美”的身份寻找目标,迅速建立暧昧或网恋关系。这就是所谓的“找猪”阶段。
随后进入“养猪”阶段——诱骗受害人在虚假投资平台进行投资,例如买卖证券、外汇或虚拟资产。骗子起初会让受害人赚取少许回报,以吸引对方进行大额投资。
最终“杀猪”阶段,当受害人投入大额资金欲套现时,平台便以各种借口拖延,并诱骗受害人继续投放资金,直至受害人蒙受巨额损失。
而可笑的是,很多人只有在被割之后,才能彻底醒悟。
当然不是所有的“杀猪盘”都是以网恋开始,还有一些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做广告诱骗你参与,前期给你“蝇头小利”获取信任,等到后期加大投入之后就“一网打尽”。
请注意:这些虚假投资网站的网址一般不能在搜寻器找到,假App也不会在官方软件商店上架,只能透过非官方途径下载。
↓以下这些虚假投资理财平台,都是最近咨询比较多的,看到请一定远离

三、针对年轻人:高薪诱饵+求职陷阱
“海外高薪工作,月入数万,包食宿机票”——这样的招聘广告在网络上频频出现,目标直指涉世未深的年轻人。
一些求职网站和社交平台上的“人事专员”承诺提供柬埔寨、泰国、菲律宾等地的“游戏推广”、“在线客服”岗位,开出的薪资待遇远超市场水平。
可一旦年轻人信以为真、应聘出境,往往一落地就被收走护照,限制人身自由,被迫在封闭园区里从事电信诈骗。有获救者回忆,园区里高墙铁丝网密布,还有持呛守卫,想离开必须支付天价“违约金”。
在反诈主播“长春十三吆”的直播间里,每天都有数十位被骗至缅北、柬埔寨的受害者家属求助,其中不少是17、18岁的年轻人。有些是被“背货”诱惑,有些则是被“跨境电商”“主播”等职位骗去。(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个反诈博主的直播切片)
更值得警惕的是,即便不出国,也有部分年轻人在“高回报”的诱惑下,沦为电诈产业链的帮凶。他们为诈骗分子提供银行账户,帮忙转移资金,美其名曰“刷流水”“走账”。
江苏一名大学生在所谓“朋友”介绍下,用自己的身份注册公司、开设对公账户,每月领取5000元“报酬”。殊不知,这个账户被用来清洗诈骗资金,直到警方上门,他才恍然大悟。
这些年轻人不仅要面临法律制裁,还可能留下信用污点,人生轨迹就此改变。诈骗集团正是抓住了年轻人求职心切、社会经验不足的弱点,用短期利益诱使他们步入深渊。
这些诈骗剧本背后,是对人性的精密计算
它们精准抓住了不同人群的心理弱点——年轻人的求职焦虑、中青年的情感与投资需求、老年人的孤独与社会脱节感。
心理操控已成为诈骗分子的核心武器。湖北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、心理学博士刁春婷的研究发现,与青年人相比,老人对网络使用有着天然的不自信,在遇到相关问题时更容易陷入自我怀疑。这种不自信会让老人容易陷入电信诈骗。
不仅如此,诈骗分子还会使用情感隔离手段,让受害人与亲友对立。
在很多的案例中,骗子对老人说:“也许你们的家人不会同意,你们的配偶也要跟你离婚,这种艰难的时候更要咬紧牙关”。
骗子甚至挑拨离间:“子女阻碍了他们赚钱,‘这样的儿子会给你养老吗?’”。
面对不断升级的骗局,反诈也需要全方位升级。
请一定记住!凡是打着“轻松赚钱”“高额回报”的旗号,要求发送不明短信、链接,或需要提供个人信息、银行账号的“兼职”行为,均涉嫌诈骗。
如果你还是不会识别,关注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新号“老李说骗局”,每日更新最新涉诈项目名单及套路解析。也可私信我们,免费咨询。
以下↓为公安部刑侦局公布的60种诈骗套路拆解
提前知晓,中一个就倾家荡产。
以上都是一些传统形式的诈骗手段,接下来相对是一些比较新型的诈骗,不得不说,现在的骗子们真的是太努力了!
















